行业新闻

安岳以石刻之江南app下载安装

2024-05-19 23:26:1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江南app五一假期,我的朋友在安岳做起了向导,带着从深圳专程飞来的大哥一天看了7处石刻,车程跑了220公里。前往茗山寺的山间小路上,各地车牌堵得动不了;毗卢洞水月观音前,随时有许多人驻足观看。据统计报道:五一期间安岳全县累计接待游客高达51.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攀升至1.6亿元。

  记忆里,我生活了18年的安岳县,压马路是常规活动,一小时就能从城的这一头走到另一头;从成都到安岳也不过200公里,安岳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大了?

  和身边的朋友们对老家石刻的印象,大多限于县城边的圆觉洞、千佛寨或名气很大的卧佛院江南app下载安装。几乎都是小时候被家长带去春游的记忆,注意力全然不在石刻本身。另外记得的,则是每年高考前夕都有个传统——学生们会一起去圆觉洞走一走,祈福或散心,得到一些平静。

  安岳,古为巴蜀分治之地,北周建县。据《安岳县志》记:以“邑地在山之上,四面险绝,故曰安岳”。

  这座安居于山岳之上的县城,境内无大山高山、大江大河,丘陵起伏。正因如此,易雕刻的细硬岩石遍布,加上石刻工匠多,伴随着石窟艺术由北向南发展,不同规模的摩岩石刻造像在全县32个乡镇星罗棋布。以前看到过一个标题,“遍地是菩萨”,可谓贴切。

  县境内的140余处摩崖石刻造像,始于隋代,盛于唐宋,具有极高的史学和艺术价值。美学家王朝闻评价:“古、多、精、美”,观赏之后,这4个字就活了起来,能感受其准确。

  近来,朋友圈里“安岳石刻”含量愈发增高,经常有外地朋友来问我这个本地人一些攻略。有人还调侃说:有点文化的人都去过你们安岳看过石刻了。

  外地朋友选择来安岳一般都是一日游,走一条路线,自驾或拼/包车。分散的石刻,确实不能给人景区式的便利,但这在我看来也正是魅力所在。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沿着岩壁漫步其间,访古寻幽,正是旅行的乐趣之一。

  圆觉洞和千佛寨,因都位于安岳县城周边,公共交通即可抵达,前往很方便。你要问安岳人第一次去这俩地方是什么时候?可能答案都和我哥一样:“一两岁吧,我妈抱去的。”

  小时候背着书包跟着家人去千佛寨春游,小朋友围成一群看里面的猴子,大人就散步看石刻。去圆觉洞呢,就是纯疯跑。

  近两年过年回家,疯跑的人也开始散步看石刻了。早晨起床,和朋友约个早饭,去学校旁吃一碗花溪牛肉米粉、一根现炸油条,就会打车去圆觉洞走走。

  圆觉洞所在的云居山,山脚有几百岁的大树、一亿四千万年前(侏罗纪)的马门溪恐龙化石;山上的石刻造像,始于唐开元年间,经四百余年开凿而成。

  时间如脚下石板路上的青苔蔓延开来。清晨空气清新、植物翠绿。眼前的一切都湿答答的,很是宁静。

  “大家看眼前的这尊石刻造像,始于北宋,制作过程耗时9年。手执的莲蕾,重达百斤,却千年不坠......”远处导游的声音传来,圆觉洞最具代表性的三尊石刻造像,便出现在眼前。

  分龛雕刻的“西方三圣”摩岩石刻,高度皆约7米,极富立体感与美感。“莲花手观音”面部圆润、面容慈祥、体态丰腴,颇有唐代遗风;“净瓶观音”与“释迦拈花微笑佛”亦庄严与慈祥并存。据安岳文物局介绍:“目前安岳县技术熟练的雕刻匠人,雕一尊5米左右的佛像也需要近8年左右才可完成。”如此巨大的造像,足以可见古时的匠人之心与精湛雕刻技艺。

  这三处石窟里,还有着“堪比敦煌壁画”的石刻飞天。一左一右,轻盈曼妙、飘逸动人。尤为可贵的是,其矿物颜料仍存,色彩鲜艳,给人无限美感。

  三尊造像旁的洞窟里,因有“十二圆觉菩萨”分别坐立,圆觉洞的名字便由此而来。不过,目前,里面所有头像均是损毁后重新修复。

  在前山晃悠,抬头可感石刻造像其精美,转身可俯瞰安岳县城。漫步至后山,则是被称为“国内最集中的五代石刻造像区”,宋初著名理学家陈抟的墓也在此处。

  不过,因风化严重,后山的石刻造像大多不再清晰,风的纹理明显,有的还被青苔包裹,成为另一种景象。

  我最喜欢去的位置,还有沿着小路爬到最高处的一处亭子。可以看树翻涌组成的绿色的海,其间一处“金顶”冒出,给人无限想象。

  有“石刻艺术博物馆”之称、位于大云山的千佛寨,集森林公园、古寨、寺庙、石刻于一体,同样是散步的好去处。

  分布在南北两岩的各种“经变”故事石刻造像,内容极为丰富,来到此处,便可顺寨墙从南岩至北岩,穿行于山径。

  经由岁月,这里还有自然形成的树木根系包裹石刻的奇观,很是特别。怎么说呢,虽然很多年没有去过千佛寨,记忆都模糊掉了。但有一次江南app下载安装,我在的一家书店里看到这幅画时江南app下载安装,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千佛寨。

  安岳石刻点位由县西北向东南延伸分布,相对形成一条斜线上的三个点。慕名而来的游客,绝不会错过的三个点位,则便是位于东南线上的茗山寺、毗卢洞、塔坡。

  午饭后,我和朋友@学霸驾车前往50公里外的茗山寺,准备以走回头路的方式错开车流,且能在回程终站——塔坡,看日落。

  位于虎头山颠的茗山寺,是一处美得震撼的隐秘之地。无论你在社交软件上看了多少照片,来到此处亲眼看到雕刻在山间绝壁之上的石刻,都无法不为之动容。

  车子开到半山腰,再沿着小路走上几分钟,看到树林之间一幢粉色的房子出现时,便可沿着阶梯上行下行,直至崖边,漫步观赏。

  这里的石刻,大多是南宋时期的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但造像区长达350米左右。各石窟之间,树木花草为界,互不相见。在山间峭壁之上的石刻,整体保存完好,尽管色彩有掉落,但仍可见其形神。而因风化严重等原因,被称为“宋代吹来的风”,在此具象。

  石窟里,风的线条如水波纹荡开,为此处没有文字记载的造像以自然之力附上岁月说明。也可以说,风的技艺随石刻匠人,以千年时间,合奏出了同样的流畅与韵律。

  去的当天,恰巧还遇上有人带着长笛,在无言造像前吹起清脆笛声。叠峦环抱恋林海松涛,错壑绵缠吻山岚古胜——看了看茗山寺门口的楹联,我突然想起一句:“美,横亘在眼前,把一切思考变为徒劳。”

  学名“水月观音”的造像,当地人称“跷脚观音、紫竹观音、风流观音”,前往毗卢洞,正是为看这一尊被英籍华人作家韩素英誉为“东方的维纳斯”的石刻造像。

  被称为呈现了最为精湛的石刻技艺的水月观音,还有“美神”之称,是安岳的一张名片。与常见观音造像不同,这尊造像在石壁上悬空而坐,形体极为优美,细看其工艺、内容更是复杂精巧。

  并且,从不同角度,可看到这尊观音造像左呈男相、右呈女相,十分特别。让人不由得感叹北宋石刻工匠之全能,懂美学、懂力学、会设计、会视觉、会选址、有耐心、有追求,还有什么是他们不会的?

  也是这次前往我才知道,毗卢洞景区是毗卢洞、幽居洞、千佛洞和观音堂的总称,这里的龛窟还有许多,现存摩崖石刻造像465尊、碑刻18通、崖墓10座、佛塔2座,多为宋代石刻造像艺术巅峰期代表之作。

  位于云鹫山的塔坡,因山顶有一座清代的塔而得名,现塔已不存,主要有宋代造像三尊。

  然后,仅这三尊石刻,让人发出“不到塔坡,不算看过安岳石刻”之赞。作为川渝乃至同期全国石窟造像艺术最高水平的代表之一,塔坡的石刻造像,着实将宋代审美体现到极致。

  “开脸”作为雕刻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塔坡造像,奇在准确凿刻出出流畅的面容,且富含神韵。初看其简单自然,让人内心平静,但细想其是石头雕刻而成,心里又起波澜。

  之所以将塔坡作为最后一站,还有一个原因则是阳光。随着太阳缓缓落下,夕阳一点点爬上来,面前的造像被抚上一层金光,更显温柔与无尽。

  安岳石刻,一日不足够。如果你想去感受石刻之美,也可参考上方的轻松一日游路线:圆觉洞-千佛寨-毗卢洞-茗山寺-塔坡。

  除此之外,北线的卧佛院、玄妙观、黄槲大佛、木门寺;南线上的华严洞、孔雀洞等更多点位也都在一条线上,亦可自由选择。这里较为推荐自驾(导航具体点位名即可抵达,并不难找,但有狭窄山路请注意安全)或本地找向导。

  萧易的书《石上众生》里写安岳石窟,是“隐秘的佛息之地”。若是得闲,不妨前往,开启一次访古寻幽之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