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大足石刻摩崖石刻雕塑石像群江南app
江南app下载安装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为著,有74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雕塑造像,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
大足石刻位于于重庆市大足县境内,西距成都271公里,东距重庆167公里,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
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规模宏大,艺术精湛,内容丰富,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中国四大石窟齐名。大足石刻是县内102处摩崖造像的总称。其中75处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有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市级有尖山子江南app、妙高山、舒成岩、千佛岩;县级有峰山寺等66处。造像1030龛(窟),约5万余尊。内容以佛教为主,道教次之,余为佛道合一、佛道儒三教合一、历史人物、供养人(又名功德主)等造像;碑文、颂偈、题记10万余字。雕刻类别主要是高、浅浮雕,少数圆雕,极个别阴线刻。
大足石刻因地处中国内地山区,过去交通不便,幸免了历代战争的浩劫和人为破坏,具有很高的文物、雕刻和旅游价值,尤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宝顶山摩崖石刻最集中。
大足石刻的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长约三百多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现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代表江南app。
1999年12月1日在摩洛哥历史文化名城马拉喀什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会议上表决通过,将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神圣殿堂。
以大足区、潼南县、铜梁县、璧山县为范围,大足区是重庆市市辖区,始建于唐乾元元年(758年),以“大丰大足”而得名,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五金之乡”,全国首批甲级开放区,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峡旅游县的起点,全国生态农业先进区,重庆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大足区区境内石刻造像星罗棋布,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
六道轮回图:大足石刻代表作之一。佛教教义十分丰富,后为无常大鬼,手持转轮;轮中心一人为修行者,发出六道光芒,每道光上小圆圈内不是菩萨就是佛,表示“万源发于心”;修行者身旁的猪、蛇、鸽子分别表示贪、嗔、痴“三毒”;第二层分别为“六趣”即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第三层不清楚;第四层表述“善业”上升、“恶业”下沉的因果轮回思想,以头示生所属,以尾示亡所属,逐格变化。六道轮回图又称六趣。即地狱江南app、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其中,地狱、畜生、饿鬼称三恶道,阿修罗、人、天称三善道。行十不善要堕落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行十善则生天界及人界。